淮阳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商旅生涯、综艺娱乐、生活百科、房产家居、国际资讯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7-25 18:12:03
电影奇门遁甲2故事剧情 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ysxm/10548.html
“你敢和我分手,我就砍死你!”
听到这句话时,小梁并未放在心上。
她认为,前男友放出此番狠话,只是过过嘴瘾。
毕竟,平日里他喜怒无常,暴戾成性。
她早已习惯。
谁知。
几天之后,事态急剧扭转……
2019年3月10日。
晚上九点。
桂林电子科技大学。
下晚自习之后,小梁与同学崔译文结伴回寝。
途中,小梁听到身后传来动静,像是有人尾随。
她当即警觉起来,用眼神示意崔译文。
但此时的崔译文,正插着耳机听歌。丝毫没有察觉危险正向她们逼近。
小梁悬心吊胆,紧攥崔译文的衣摆,颤声示意:
“后面......后面有人……”
崔译文摘下耳机,扭头一看。
一个黑衣男,站在离她们三米开外的一盏黄灯下,正恶狠狠地盯着她们。
目光阴鸷狠戾,渗满恨意。
没等她们反应过来,黑衣男一个箭步已冲到跟前。
是他!
看清对方的脸后。
崔译文心想:完了!他的目标是小梁。
只见对方手执尖刀,准备朝小梁的方向捅去。
崔译文一把将小梁推开,腰部不幸中了一刀。
捂住伤口,忍着剧痛。
她大喊:“小梁,快跑!”
凶手听到这句话,愈发暴怒,再次持刀捅向她。
随即追往小梁的方向。
十几秒不到,小梁被连捅16刀。
下手之狠,只听见惨叫连连。
现场无一人敢驱近。
全都被吓得惊慌失色,掉头就跑。
身中两刀的崔译文,再度冲上前制止。
她极力推开凶手,把小梁拉到身后。
身高1.7米,体重90多斤的她,用瘦弱的身躯,与凶手“对峙”。
此时,凶手已杀红了眼,根本收不住手。
一通奋力乱刺之下,崔译文再中6刀。
之后。
凶手扔下刀具,仓惶逃走。
而小梁,仰面倒在血泊中,面色煞白,气若游丝。
她的身上,有一处动脉被刺破。
血喷溅而出。
崔译文的羊绒裙,瞬间成片被染红。
她全身沁满冷汗,手颤个不停。
但理智告诉她。
不能慌!救命要紧!
她忍着剧痛,一边帮小梁按压止血,一边给辅导员打电话求救。
很快。
辅导员和警方赶到现场。
崔译文和小梁被送往医院抢救。
到了医院后,被告知人手有限。
崔译文说:
“先救她(小梁)!她身中16刀,比我危险。”
紧急情况下,小梁先被送进手术室。
半小时后。
有医生发现坐在长椅上的崔译文,状态明显不对。
走进一看,她伤口的血正汩汩往外涌,洇透了整件衣服。
“要命呀!这个更严重!”
经检查。
小梁身中16刀,一处动脉被刺破,肺部被刺伤。
而崔译文,身中8刀,刀刀伤及内部。
肝脏被捅穿。
胆囊被刺破。
胸口到腹部的伤口,长达17cm。
很快,她被送至ICU病房,进行开腹手术。
另一边,校方也及时联系远在浙江的崔译文父母。
夫妻二人接到电话时,以为是诈骗。
经多方确认后,二人火速赶往广西。
在ICU病房见到女儿的那一刻。
崔译文的父母浑身脱力,几乎瘫倒在地。
崔爸爸用了八个字形容:
遍体鳞伤。
触目惊心。
他们完全不敢相信,眼前这个浑身插满管子,裹满纱布的人,竟是自己的女儿。
“一般的伤都是线缝的,她的腹腔是用订书机(吻合器)订的。”
说到这里,崔爸爸的眼泪决堤而下。
好在。
在ICU抢救了3天后,崔译文的情况转危为安,住入普通病房。
小梁也脱离生命危险,幸免于难。
卧病在床期间。
崔译文很是坚强,没掉过一滴泪。
见妈妈每日哭成泪人,她还充当开心果,耍宝逗乐:
“命硬,死不了啦。”
“我不疼的,真的,一点不疼!”
所有人都知道,她在撒谎。
她终究是个小女孩。
打耳洞,怕痛。
摔倒,也会叫疼。
坚强、乐观、刚毅……不过是她的保护色。
她知道。
如果叫疼,父母会更担心,所以只能扮演坚强。
直到出院前一天,身上的纱布被拆下。
看到长达17cm的伤疤,像蜈蚣一样在身上爬行时。
她终于卸下盔甲,忍不住放声大哭。
“我以为自己还是以前的模样,但这些伤口,远比想象中可怕。”
事后。
崔译文见义勇为的事迹,迅速传遍网络。
她因此得名——“挡刀女孩”。
央视访谈节目《面对面》邀请她。
想对这个柔弱女子的“壮举”,一探究竟。
采访中。
主持人问她:“当时你没有一丝犹豫吗?”
她说,根本来不及犹豫。
“我只知道,如果我不冲上去帮她扛那几刀,她可能当场就死了。”
面对这番回答,主持人深感震惊。
问及崔妈妈,崔妈妈表示。
在知道自己的女儿替人挡刀时,她并不惊讶。
“她就是会去这样做的一个孩子。”
是的。
她身上的勇敢,其实有迹可循。
崔译文的父亲,叫崔宏伟。
是一名海军。
原则性很强。从小就教导崔译文为人要正直,待人要宽厚。
撒谎,必严惩。
做错事,必受罚。
每逢周末,崔宏伟就会给她讲单位里“孤胆英雄”的故事。
那些故事,关乎责任,关乎大爱。
每一个都动人心魄。
在部队家属院成长起来的崔译文,潜移默化地变得内仁外义,志似男儿。
2001年12月6日。
意外在这个家庭降临。
当天,崔宏伟在执行海上任务。
忽地海风大作。
瞬间万雷惊涧、白浪滔天。
船上的钢缆,随时会断裂。
紧要关头,崔宏伟挺身而出,掩护战友撤离。
过程中,他被一根巨大的钢缆砸中。当即肌腱断裂、小腿骨折。
这一伤,就是三年。
三年里,崔志伟动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手术。
寸寸骨节、丝丝肌理都痛到极致。
为了不让肌肉坏死,他坚持进行康复训练。
伤口每新结一个血痂,他就撕掉一个。脓与血相混,一起流出。
他坚信,自己一定可以站起来。
妻子胡梅筠,也始终相伴在左。
帮他上药,替他揉捏,背着他去中医馆做推拿。
可惜,事不遂人愿。
崔志伟的情况,始终不见好转。
见胡梅筠如此辛苦,很多人苦口相劝;
“你为他做得够多的了,趁还年轻,为自己的后半辈子考虑下吧!”
胡梅筠不。
在她看来,感情就是相扶相携,共沐风雨。
她说:“他需要我,我也需要他。”
就这样日复一日,寒来暑往。三年过去了。
2004年3月,又一个春天来临。抱着枯木逢春的愿景,夫妻二人继续坚持。
两个月后,奇迹降临。
崔宏伟成功站了起来。
父亲的以身垂范,让崔译文进一步了解,何为责任,何为大爱。
从那时起,她便暗暗笃定。
日后,也要成为像父亲这样的人——
一个近乎漫威式的超级英雄。
事实证明,她确实做到了。
同学有难时,
施以援手的第一人,是她。
路遇不平时,
站出来大声呵斥的,也是她。
凶手杀红眼时,
替人挡刀的,还是她。
她说:“我是军人的孩子。再选一次,我还是会冲上去。”
旁人有难,起而行之。
父亲身穿戎装,沐雨经霜,奋不顾身的模样。
她始终深植于心。
2020年初。
新冠肺炎疫情爆发。
她拿出政府发放的见义勇为奖金,为武汉捐款。
闲暇日子,还跑到社区一线做志愿者。
同年4月份。
有一个好消息传来——
行凶者因故意杀人罪,证据确凿,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。
今年,她被评为2022年度“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”荣誉称号。
她的事迹,再次登上热搜。
全网交口称赞。
其中,也不乏有反对声。
他们认为,崔译文之举不可取。
面对这种情况,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,不应贸然施救,而是自保当先。
这话没毛病。
毕竟,在案发当时,风险是可预见的。
对方是个男生,手上还持有凶器。
力量,何等悬殊。
较量,又何其危险。
在这种情况下,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是权衡、后退,是绕道而行。
毕竟见义勇为的成本太高,代价太大,牵连太多。
图:南京胖哥
轻则挂彩。
重则搭上后半生,落个半身不遂。
再严重些,可能就此丧命。
有时候,善意还得不到回流。
被救的人,不买你见义勇为的“好人单”,倒打一耙,反咬一口。
一个不小心,你的善举就会被界定为“寻衅滋事”、“互殴”。最后得到一纸诉状,申诉无门,身陷囹圄。
诸如此类的事件,互联网上触目皆是。
在这种背景下,很多人不敢“路见不平一声吼,该出手时就出手”,将“明哲保身”奉为正解。
见义勇为的善举,也逐渐成为当代社会里,最难能可贵的稀缺品。
正因如此。
崔译文的凡人善举,才显得如此动人。
纵使以卵击石、以命相搏,她依旧“贸然”冲上前,用身体替同学挡住尖刀。
请为这种大义鼓掌。
当然,还有一点也很重要——
针对见义勇为者的善行,光有头衔、荣誉、褒奖是不够的。
要确保有保障托底。
这是前提。
也是刚需。
好人不该让人拿枪指着。
更不能冻毙于风雪之中。
正如一句话所说。
“见义勇为与珍惜生命,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。”
当兜底体系这个后盾足够强大时,“沉默的大多数”必然会站起身来。
那时候,崔译文们流的血会少一点。
英雄也不至于源源不断。
因为维权渠道健全,安保系统完善,恶无处容身,以生命对抗的事件,自然就会少下来。
英雄值得赞颂。
但没有英雄的世界,更值得向往。